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股票配资世界门户
(来源:券研社)
谈到一家基金公司的风控体系,可能很多基民都会想到止损线之类的,的确这个非常重要,其实在初期的产品设计中股票型基金在产品里很多是不设置止损线的,但很多产品包括券商资管10多年前发行的股票型产品,在2015年牛市前,净值不少也跌到了0.5一下,甚至有0.2-0.3的产品,那时很多客户也非常不能理解,甚至到公司闹事。后来就产生了警戒线和止损线这类的风控措施,但一开始也很不科学,由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很多条款把止损线设置在了0.8甚至有些股票型产品还有设置为0.9的,这个就矫枉过正了,很有可能大盘受一个恶性事件影响,大跌一天或者连续跌2-3天,这个产品就直接过了警戒线,逼近平仓线了,甚至有直接破了平仓线的,就会出现僵尸产品,也就是在警戒线以下只能将仓位降低到50%或30%以下,甚至有些比止损线多个1%-2%的,只能把仓位控制在10%-20%,这样净值的修复难度有多大,大家可想而知;或直接被清盘但大盘被修复后产品已经不存在,客户从浮亏变成了切实亏损,客户的体验太差了,然后有些公司为了不清仓,就召集所有产品持有人修改条款,把止损线从0.9调整到0.8,很奇葩的是,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可能过几天0.8又被击穿了,所有见到过有些产品调整了3-4次,调整到0.5的情况,就如钝刀子割肉,客户当然是不满意的,后来有些股票型产品很多把止损线也设置为0.5,甚至有些指增型的量化产品直接取消了止损线,大家才能更客观地去看待这个产品的生死线。
也有很多基民对投资范围,投资的标的之类的风控手段比较关心,比如说是否能投衍生品,是否能用融资融券,是否能投股权类产品,这些的确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对可以投资这些复杂的产品或工具,不仅可能因为杠杆而血本无归,也有可能最终不知道投资了什么东西,而产品内的资金不翼而飞,尽管有专业托管人,但托管最终被忽悠的案件也不在少数。
当然除了这些大家能经常想到的,我们看一家基金公司的风控,其实应该有个系统性的角度这个体系每个人也可以自己去观察,从本人的角度重点会关系制度、条款、核心点、人员和动态机制,以下仅作参考:
一、风控制度:搭建体系“骨架”,明确规则边界
• 核心制度清单:《投资决策风控管理办法》《标的准入与退出规则》《风险预警与处置流程》《合规管理细则》《信息披露与保密制度》,覆盖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
• 制度核心要求:明确“分级授权、集体决策、独立监督”原则,投资决策与风控审批分离,严禁越权操作;制度需对接《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募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等监管要求,定期(每季度)更新适配政策变化。
• 执行保障:建立制度培训与考核机制,所有投研、交易、风控人员需通过制度考核方可上岗,违规操作实行“一票否决”追责制。
二、风控条款:细化“硬约束”,堵住风险漏洞
(一)投资比例条款
• 仓位约束:股票仓位锁定80%-95%,现金及等价物不低于5%;单只个股持仓≤基金净值10%,前十大重仓股合计≤60%。
• 分散化条款:单一行业持仓≤30%,单一主题(如新能源、消费)持仓≤40%,避免集中暴露;同一基金管理人旗下产品持仓同一个股,合计不超过该股票流通盘的5%。
• 杠杆与衍生品条款:严禁融资融券、分级杠杆,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仅用于风险对冲,持仓比例≤组合市值30%,且不得用于投机性交易。
(二)标的筛选条款
• 准入条款:上市满1年、流通市值≥50亿、日均成交额≥5000万;PE(TTM)≤行业均值1.5倍、PB≤行业均值2倍;连续2年净利润为正,资产负债率≤70%,股权质押比例≤30%。
• 禁止条款:ST/*ST股、退市预警股、财务造假或重大违规立案股、关联方股票(无合规豁免)直接排除;基本面恶化(如净利润同比下滑超50%、高管集体离职)个股10个交易日内清仓。
(三)止损与预警条款
• 预警线:组合净值回撤30%触发预警,需24小时内提交风险评估报告,强制减仓50%以下;个股下跌10%启动基本面复核。
• 止损线:组合净值回撤40%,强制平仓;个股下跌15%或基本面实质性恶化,对该个股无条件止损清仓。
• 巨额赎回条款:单日赎回≥10%启动限额赎回,赎回比例超过20%时,可暂停赎回并按比例确认,优先使用流动性资产应对。
三、风控核心点:抓住“关键少数”,聚焦核心风险
• 市场风险防控:通过VaR值(95%置信度单日最大损失≤2%)、年化波动率(≤25%)、最大回撤(≤20%)控制组合波动;定期(每月)开展压力测试,模拟股市暴跌20%、行业政策突变等极端情景。
• 流动性风险防控:持仓个股需满足“30个交易日内可变现”,避免配置限售股、流通盘过小个股;预留5%-10%流动性储备,应对日常赎回与极端市场下的变现需求。
• 合规风险防控:杜绝内幕交易、老鼠仓、利益输送,投研人员需申报个人证券账户,禁止敏感期交易;严格执行信息披露要求,重大风险事件24小时内发布临时公告。
• 操作风险防控:交易指令实行“双人复核”,系统自动校验交易价格、数量是否符合风控规则;禁止人工干预交易系统,所有操作留痕可追溯。
四、风控人员:组建专业团队,确保独立监督
• 团队架构:设立独立风控部门,直接向基金管理人或董事会负责,不受投研团队干预;核心岗位包括风控总监1名、风险分析师1名(覆盖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交易监控专员1名。
• 职责划分:风控总监统筹体系搭建与风险决策;风险分析师负责指标监控、报告撰写、压力测试;交易监控专员实时核查交易合规性,触发预警时第一时间介入。
五、风控动态跟踪:实时迭代,实现闭环管理
• 实时监控维度:每日跟踪组合净值、个股波动、仓位与行业集中度、流动性指标,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实时扫描舆情(财务造假、政策利空、高管负面),标的出现重大负面立即暂停交易。
• 定期跟踪机制:每周召开风控例会,复盘组合风险状况;每月开展组合再平衡(行业偏离目标比例5%以上时调整),更新标的白名单;每季度进行风控体系审计,优化制度与条款。
• 动态优化逻辑:根据市场环境调整风控阈值(如牛市提高波动率容忍度至30%,熊市降低至20%);根据历史风险事件更新处置流程(如新增“突发退市风险”应急方案)。
有条件的基金公司甚至打造了风控管理的系统,尤其在盘中和事后跟踪报告上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软件管理。
因此风控的重要性在于有风控的投资让回报实现有了落地的可能,不然都是空中楼阁,不知道哪天黑天鹅会来临。
恭喜稳稳的投资基金!股票配资世界门户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富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